朱晓军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产科

134 0 36097 1224
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

产后出血怎么办

2025/5/22 17:34     阅读:2

产后出血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干预、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过使用宫缩剂加强子宫收缩可有效止血。常用药物有缩宫素注射液,可通过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出血,米索前列醇片则可经直肠或阴道给药,刺激子宫收缩,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条件有限时的紧急处理。若因产妇贫血、感染等因素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发出血,需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改善凝血状态,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

2、物理干预: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物理干预可辅助止血。按摩子宫是最常用的方法,医护人员通过腹部按摩或经阴道按摩子宫体,刺激子宫收缩,排出宫腔内积血,也可使用宫腔填塞球囊,将球囊置入子宫腔后注水膨胀,压迫子宫内壁止血,操作简便且能快速起效。对于软产道裂伤引起的出血,需及时检查裂伤部位,通过缝合裂伤处进行止血,恢复软产道完整性。

3、手术治疗:当药物和物理干预效果不佳时,需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如胎盘植入、粘连,可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介入手段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阻断胎盘血供,使胎盘组织缺血坏死并逐渐吸收,同时达到止血目的,若出血危及产妇生命,保守治疗无效,需行子宫切除术,切除出血的子宫以挽救生命,该术式主要适用于无法控制的大出血且无生育要求的产妇。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进展快。一旦发生,需迅速明确病因,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按照由轻到重的治疗原则,综合运用药物、物理及手术等手段止血,同时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