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军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产科

134 0 36097 1224
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2025/5/22 17:34     阅读:2

子宫腺肌症通常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或局限性病变,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病理特征是子宫内膜突破基底层,向肌层浸润生长并引发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随月经周期脱落出血,形成经血排出体外。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体内,部分子宫内膜组织跑偏至肌层,随月经周期出血时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肌层压力增大,引发剧烈的经期疼痛。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程度随病程进展愈发严重,甚至止痛药无效,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长期可导致贫血,还可能伴有性交疼痛、不孕等问题。部分患者腹部可触及增大的子宫。

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宫腔手术操作增加子宫内膜碎片异位风险相关,高雌激素水平可能促进异位内膜增殖,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妇科检查及超声或磁共振影像。

子宫腺肌症是内膜异位侵袭肌层的慢性疾病,通过周期性出血引发疼痛与月经异常。患者需重视疼痛管理并定期检查,严重者可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预防重点在于减少宫腔操作、保护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