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儿科

36 0 13230 26
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

宝宝尿床是病吗,怎么治

2025/7/28 17:32     阅读:5

宝宝尿床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遗尿(非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膀胱容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睡眠过深有关。通常随年龄增长(尤其是5岁后)逐渐自愈,无需过度担心。若每周尿床≥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可能为原发性遗尿症(无器质性病变)或继发性遗尿症(由糖尿病、尿路感染、脊柱裂等疾病引起)。需通过医学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排除病理因素。治疗需结合原因,通过行为训练、调整生活习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及针对疾病干预等方式改善。?

1、行为训练:采用定时叫醒排尿法,帮助宝宝建立规律排尿反射。部分宝宝因膀胱控制能力弱、对排尿信号反应差导致尿床,规律训练可增强膀胱控制力。?

2、调整生活习惯:睡前1-2小时减少饮水,避免吃含水分多的食物,白天不过度憋尿,让膀胱适度充盈锻炼功能。饮水过多或膀胱功能锻炼不足,易导致夜间尿床,调整习惯可减少尿床诱因。?

3、心理疏导:避免责骂宝宝,多给予鼓励,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心理压力大、情绪紧张会影响排尿控制,良好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尿床。?

4、药物治疗:若尿床频繁且行为调整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需严格遵医嘱。这些药物可分别调节尿液生成、缓解膀胱过度活动,针对相关生理机制发挥作用。?

5、针对疾病干预:若因泌尿系统感染引起,需进行抗感染治疗,若为脊柱裂等先天性疾病,需结合专科治疗。疾病因素会直接影响排尿功能,治疗原发病可解决尿床问题。?

宝宝尿床需先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家长应耐心引导,结合具体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多数宝宝随着成长和干预可逐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