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尿量减少等。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指双侧肾脏肾小球发生炎症,临床表现为一组症候群,病情轻重不一,症状多样,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对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1、血尿:炎症损伤肾小球壁,红细胞进入尿液,形成血尿。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呈周期性发作,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部分患者以血尿为首发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
2、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漏入尿液,导致蛋白尿。轻者仅在尿常规中检出微量蛋白,重者尿液泡沫增多且持久不消。蛋白尿程度反映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需动态监测。
3、水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水钠潴留引发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逐渐波及下肢及全身,严重者可出现胸腔、腹腔积液。水肿程度与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4、高血压:肾小球损伤导致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高血压。高血压可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表现,需警惕肾脏病变可能。
5、尿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出现无尿。尿量变化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需密切监测。尿量骤减提示病情急性加重,需立即就医处理。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