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能否进行介入治疗需结合病情综合判断。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前缩小肿瘤体积等情况,介入治疗是常用且有效的选择。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栓塞剂精准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血供并局部杀灭癌细胞,尤其适合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或B级的患者。
介入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等。TACE通过栓塞肿瘤血管并释放化疗药物,可显著降低肿瘤负荷;消融术则利用高温直接破坏肿瘤组织,对直径≤3厘米的病灶效果显著。研究显示,TACE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可延长中晚期患者生存期。
需注意,介入治疗可能引发发热、肝区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术后需卧床24小时并监测生命体征。治疗前需完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影像学评估,确保患者耐受性。
肝癌介入治疗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