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发的综合征。典型表现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肌力减退、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1、腰部疼痛:疼痛多源于突出的髓核刺激窦椎神经或神经根,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久坐、久站或弯腰时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高动作可诱发疼痛加剧,部分患者晨起时腰部僵硬感明显。
2、下肢放射性疼痛:当髓核压迫坐骨神经时,疼痛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背,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若压迫股神经,疼痛则放射至大腿前方、小腿内侧至足内侧,行走或久站后症状加重。
3、感觉异常: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常出现感觉减退或丧失,如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底麻木,踩地时有踩棉花感。长期压迫还会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引发触觉、温度觉异常,甚至出现针刺样疼痛。
4、肌力减退:神经根受压会干扰神经信号传导,导致小腿三头肌、胫前肌等肌群力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足趾背伸无力、足下垂表现,行走时需要抬高患肢避免绊倒,严重者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辅助。
5、间歇性跛行:多见于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者,行走时椎管内压力增高,突出物进一步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疼痛、麻木加重。患者要蹲下或弯腰休息片刻,待症状缓解后才能继续行走。
6、大小便功能障碍:当髓核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患者可出现会阴区麻木、便秘、尿潴留或失禁,性功能障碍亦可能伴随发生。此症状为神经损伤的危急信号,需立即就医处理。
患者平时应避免久坐久站,每30分钟起身活动腰部。提重物时采用屈髋屈膝姿势,减少腰椎负荷。还要定期进行腰椎X线或MRI检查,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