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咳与寒咳是中医对咳嗽的常见分类,核心区别在于病因病机和症状表现。热咳多因外感风热或内生痰热所致,表现为咳嗽剧烈、痰黄黏稠、咽喉肿痛、口干口渴、舌红苔黄;寒咳则由外感风寒或体内寒气积聚引发,症状为咳嗽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畏寒怕冷、舌淡苔白。
从病因看,热咳常见于春夏季节或气候炎热时,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或过食辛辣油腻、情志郁结导致内热壅盛,肺失清肃而引发咳嗽。寒咳则多发生于秋冬寒冷时节,外感风寒之邪束表,肺气不宣,或贪凉饮冷、久居寒湿之地,使寒邪内侵,肺气闭郁而致咳嗽。
症状表现上,热咳患者常伴发热、头痛、面红目赤等热象,痰液黏稠难咳,甚至带有血丝,咽喉红肿疼痛明显,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寒咳患者则以畏寒肢冷、无汗、头痛身痛等寒象为主,痰液稀薄如泡沫,鼻塞声重,流清涕,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润滑。
治疗原则截然不同,热咳需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剂,或食用川贝炖梨、罗汉果茶等清热润肺的食疗方。寒咳则需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姜枣茶、葱白粥等温热饮品。若咳嗽持续加重或伴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