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的原因一般包括不良清洁习惯、外耳道进水、过敏反应、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清洁耳道、手术治疗等。
1、不良清洁习惯:频繁用尖锐物品挖耳,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日常应避免挖耳,防止皮肤屏障受损。若已出现炎症,可使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外耳道,清除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
2、外耳道进水:洗头、游泳或洗澡时,外耳道不慎进水,易滋生细菌。日常应保持耳部干燥,游泳时佩戴定制耳塞防护,淋浴后及时擦干耳周褶皱处。若耳道潮湿,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
3、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如化妆品、染发剂等,外耳道皮肤会发生过敏反应。日常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刺激。若出现过敏症状,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
4、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若已发生感染,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控制感染。
5、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中耳炎、鼻窦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能蔓延至外耳道。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炎症扩散。若外耳道炎症状严重,出现脓肿,可考虑进行切开引流术,清除病灶组织,促进恢复。
外耳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清洁耳道是主要手段,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保持耳部清洁干燥,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