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指产妇在分娩后6周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发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与免疫力下降、卫生护理不当、分娩创伤、医疗器械污染、邻近器官感染蔓延等因素相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1、免疫力下降:生产过程消耗大量体力,产后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原本存在于体内的条件致病菌或外界病菌易乘虚而入,引发感染。
2、卫生护理不当:产褥期若不注意会阴部清洁,恶露长时间残留,易滋生细菌。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或未及时更换,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3、分娩创伤:分娩时产道撕裂、侧切伤口处理不当,或剖宫产术后切口护理不佳,细菌容易侵入伤口,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4、医疗器械污染:接生时器械消毒不彻底,或医护人员手卫生不合格,可能将外界病原体带入产道,引发感染。
5、邻近器官感染蔓延:若产妇本身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等感染性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未及时控制,病菌可能蔓延至生殖系统,导致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的预防需从孕期开始,加强营养摄入,积极治疗贫血等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分娩时,应选择正规医院,确保接生过程严格无菌操作。产后需密切观察体温、恶露性状及伤口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