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阴道炎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感染,主要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发。如果未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及发育受限等不良影响。
1、胎膜早破:阴道炎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削弱胎膜韧性,增加其破裂风险。胎膜早破后,羊水流失会导致胎儿失去保护屏障,同时为细菌上行感染创造条件,可能引发早产或胎儿窘迫。
2、早产: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宫颈过早成熟或扩张。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存活率及长期健康水平可能受影响。
3、宫内感染:病原体通过宫颈管逆行侵入宫腔,可能引发绒毛膜羊膜炎。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会破坏胎盘功能,影响胎儿氧气及营养供应,严重时甚至引发胎儿畸形、死胎或新生儿败血症。
4、新生儿感染: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接触并感染病原体。例如,念珠菌性阴道炎可能引发新生儿鹅口疮或皮肤感染,淋球菌性阴道炎则可能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严重者甚至出现全身性感染。
5、发育受限:慢性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干扰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胎儿营养摄取。研究表明,中重度阴道炎孕妇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升高,胎儿生长迟缓风险增加。
孕期出现阴道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分泌物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后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用药或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产检时应主动告知医生症状变化,确保感染在分娩前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