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能否治愈一般取决于类型和病情,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数可治愈,慢性肾小球肾炎难以完全治愈但可控制进展,部分特殊类型经规范治疗后可达到临床缓解。
急性肾小球肾炎,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起病急但病程短,通过及时抗感染、对症利尿等治疗,多数患者在数月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尿蛋白和血尿消失,达到临床治愈,复发率低。
慢性肾小球肾炎则不同,其病程迁延,肾小球存在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即使积极治疗,也难以逆转已受损的肾组织。通过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等药物,遵医嘱用药,可控制蛋白尿、高血压,延缓肾小球硬化速度,使病情长期稳定,患者能维持正常生活。
部分继发性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若在早期发现并控制原发病,肾脏损害可有效减轻。例如狼疮性肾炎患者,通过甲泼尼龙片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调节免疫,多数可达到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缓解状态,但需长期随访以防复发。
无论哪种类型,延误治疗或不规范用药都会降低治愈或缓解概率。急性患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转为慢性。慢性患者擅自停药,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数可治愈,慢性及继发性肾炎虽难根治,但规范治疗能控制病情、延缓进展。患者需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查,以争取最佳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