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通常需要长期吃药,因其病程迁延且易反复发作,长期药物治疗可控制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短期用药难以维持病情稳定,具体需遵医嘱。
慢性肾炎的核心是肾小球的慢性炎症和进行性损伤,这种损伤具有不可逆性,且会因蛋白尿、高血压等因素持续进展。即使症状缓解,肾小球的病理改变仍可能缓慢加重,因此需要长期药物干预来保护肾功能。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遵医嘱使用,不仅能控制血压,还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这类药物通常需长期服用,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
对于伴有大量蛋白尿或病理类型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联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这些药物需按疗程使用,即使病情稳定后,也需逐渐减量并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长期用药并非一成不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压等指标,每3-6个月调整一次方案。部分患者在病情长期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量,但需避免自行停药。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确保安全。
慢性肾炎需要长期规范用药,以控制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查,切勿因症状缓解而擅自停药,才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