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紊乱及药物等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血浆置换、生物制剂及生活方式调整,以控制炎症、改善症状并预防复发。
一、药物治疗(遵医嘱)
1、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是治疗皮肌炎的首选药物,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肌肉和皮肤的损伤。需遵医嘱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避免长期使用引发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2、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或需减少激素用量的患者,可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复发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3、抗疟药:如硫酸羟氯喹片,可缓解肌肉疼痛和压痛,常用于轻症患者或辅助治疗。
二、物理治疗
在病情缓解期,可通过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物理疗法(如按摩、热敷)改善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三、血浆置换
对于病情严重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通过血浆置换去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如自身抗体),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感染等风险。
四、生物制剂
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可特异性作用于免疫细胞,减少自身抗体产生,适用于难治性病例,但价格较高且需遵医嘱使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五、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充足营养,多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紫外线暴露,防止皮肤损伤加重;定期复查肌酶、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皮肌炎的治疗需个体化,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同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