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是中医常见证型,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作息紊乱导致肝气亢盛,临床表现为目赤肿痛、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头痛眩晕及失眠多梦等症状。患者常伴随口干、月经失调等表现,需结合生活调理与医学干预综合应对。
1、目赤肿痛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可致眼睛充血、干涩、分泌物增多及视力模糊。建议多摄入菊花茶、苦瓜等清肝明目食物,避免长时间用眼。
2、急躁易怒
肝火扰心导致情绪波动大,易发脾气。可通过瑜伽、冥想或深呼吸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3、口苦咽干
胆汁疏泄异常引发口苦,肝火熏灼咽喉致咽干。需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2500ml,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4、头痛眩晕
气血上冲头部引发太阳穴胀痛或眩晕。可遵医嘱服用天麻钩藤颗粒、平肝舒络丸等药物,配合充足休息。
5、失眠多梦
肝火扰神导致夜间烦躁、易醒。建议养成规律作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泻肝安神丸、解郁安神颗粒等中成药。
肝火旺需从饮食、作息、情绪及药物多维度调理。饮食宜清淡,避免熬夜与情绪剧烈波动;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药物治疗如龙胆泻肝丸、茵胆平肝胶囊等需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日常可按摩太冲穴、行间穴辅助缓解症状,定期监测肝功能以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