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通常能运动锻炼,但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和强度,轻度肾病患者可进行低至中等强度运动,严重肾功能不全或急性期患者需限制运动,科学锻炼有助于改善体质。
对于病情稳定的轻度肾病患者,如早期肾炎、蛋白尿较少、肾功能正常,适当运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风险,还可帮助控制体重和血压,间接减轻肾脏负担。适合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3-5次,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时需避免剧烈运动或憋气动作,以防血压骤升或肾区受压。
但处于肾病急性期或已进展至尿毒症期的患者,需限制运动。此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过度活动可能加重水肿、乏力等症状,甚至诱发心力衰竭。这类患者应以休息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轻度活动,如床上肢体伸展、缓慢行走等。
肾病患者运动时需注意监测身体反应,若出现尿量减少、水肿加重、血压升高、头晕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运动前后需适量饮水,避免脱水导致血液浓缩,加重肾脏负担。运动应与饮食、治疗相结合,如控制蛋白质摄入、规律服药,才能更好地维护肾功能。
肾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运动,科学合理的锻炼对多数稳定期患者有益,但需严格根据病情调整运动方案,避免盲目运动。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避免加重肾脏损伤,助力病情控制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