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药物可能损害肾脏,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造影剂、免疫抑制剂等,它们通过直接损伤肾组织或影响肾脏血流、代谢,导致肾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是常见的肾毒性药物,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常用于止痛、退烧。短期规范使用相对安全,但长期或过量服用会抑制肾脏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血流量,引发肾缺血,尤其脱水、老年人或已有肾病者更易受损,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或慢性间质性肾炎。
部分抗生素也具有肾毒性,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肾小管坏死,且其肾毒性与剂量和疗程相关,需严格按医嘱使用并监测肾功能。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是明确的肾毒性药物,马兜铃酸可导致不可逆的肾间质纤维化,引发马兜铃酸肾病,表现为夜尿增多、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甚至发展为尿毒症,这类药物已被严格管制。
造影剂常用于影像学检查,其高渗性可能导致肾血管收缩、肾小管损伤,引发造影剂肾病,尤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风险较高,检查前后需充分补水以减少损伤。
免疫抑制剂常用于器官移植或自身免疫病治疗,其肾毒性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血管损伤,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肾功能,调整剂量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多种药物可能通过不同机制损害肾脏,使用时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或长期滥用。尤其高危人群,如肾病患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应告知医生病史,必要时监测肾功能,以降低药物性肾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