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青云
小儿湿疹与什么有关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皮肤炎症,以红斑、丘疹、瘙痒为特征,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失调等有关。1、遗传因素:湿疹有显著家族聚集性,若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过敏性疾病史,小儿患病风险显著升高。遗传可能通过影响皮肤屏障功能或免疫调节机制,增加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2、环境因素:温度剧烈变化、湿度异常、空气污染及接触化学物质均可诱发湿疹。例如,冬季干燥环境会破坏皮肤屏障,夏季闷热则促进汗液滞留,两者均可能引发炎症反应。3、饮食因素:牛奶、鸡蛋、鱼虾等高蛋白食物是常见过敏原,部分小儿因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食物抗原的吸收增加,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母乳喂养时,母亲摄入辛辣、海鲜类食物也可能通过乳汁传递致敏成分。4、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天然保湿因子含量低,易因过度清洁、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或衣物摩擦导致屏障受损。皮肤屏障缺陷会使水分流失加速,同时增加过敏原渗透风险。5、免疫系统失调: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活跃会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引发皮肤炎症。慢性感染病灶或胃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平衡间接诱发湿疹。家长应该随时关注小儿皮肤状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免疫功能评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过敏会导致荨麻疹吗
过敏是导致荨麻疹的常见原因之一,二者存在直接因果关联,但荨麻疹也可能由非过敏因素引发。过敏引发的荨麻疹属于I型超敏反应,当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皮肤黏膜出现局限性水肿,形成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伴有剧烈瘙痒。常见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坚果,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以及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感染、冷热刺激、压力、自身免疫疾病等非过敏因素也可能诱发荨麻疹,但过敏仍是主要诱因。患者应该主动识别并规避过敏原,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物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或热水烫洗,以防加重症状。清淡饮食,忌食辛辣、酒精及已知过敏食物。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急救处理。过敏与荨麻疹关系密切,科学预防过敏原暴露是关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反复发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荨麻疹有什么类型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发的局限性水肿反应,由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介导,主要有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型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等类型。1、急性荨麻疹:病程短于6周,多由食物、药物或感染等明确诱因触发。起病急骤,风团广泛分布且消退迅速,常伴剧烈瘙痒。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需警惕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2、慢性荨麻疹:病程持续超过6周,病因复杂且难以明确。风团反复发作,每周至少出现2次,夜间加重现象常见。患者常伴疲劳、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长期未控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3、物理性荨麻疹:由机械刺激、温度变化等物理因素诱发,包括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等。皮肤划痕症表现为搔抓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风团。寒冷性荨麻疹遇冷后出现局限性水肿,严重者可伴全身反应。4、血管性水肿型荨麻疹:以皮肤深层或黏膜水肿为特征,常见于眼睑、口唇及生殖器部位。水肿质地较硬,边界模糊,消退时间较普通风团更长。单独发生时易误诊,需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鉴别。5、接触性荨麻疹:局部皮肤接触特定物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风团,常见诱因包括植物、动物毛发及化学物质。脱离接触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反复暴露可能导致慢性化,需通过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6、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人群,运动、情绪激动或摄入热饮后发病。风团呈1-3毫米小丘疹样,周围有明显红晕,伴剧烈刺痛或烧灼感。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波动,部分病例随年龄增长可自行缓解。荨麻疹类型多样,需要通过详细病史采集、过敏原检测及皮肤试验明确病因。患者应记录皮疹发作规律及潜在诱因,并及时复诊调整诊疗方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什么是瘙痒症
瘙痒症是一种以皮肤剧烈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可由多种内外因素单独或协同作用引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神经传导异常及免疫系统激活。当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时,屏障功能减弱,外界刺激物易侵入诱发瘙痒。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可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寒冷干燥环境、化学洗涤剂频繁接触或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通过干扰神经递质平衡引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阵发性瘙痒,夜间或遇热时加重,搔抓后可能出现抓痕、血痂及继发性皮肤增厚。建议平时保持皮肤湿润,可以涂抹无香精的保湿霜,不要使用碱性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澡。还要清淡饮食,减少辛辣、酒精的摄入,控制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瘙痒症需通过皮肤护理与病因治疗双管齐下。科学防护结合规范诊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病情进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股癣有什么表现
股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引发的真菌性皮肤病,常见表现包括边界清晰的红斑、持续性瘙痒、皮肤脱屑、水疱或丘疹,以及色素沉着等,症状可单独或叠加出现。1、边界清晰的红斑:股癣初期,患处皮肤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红斑,边缘隆起呈鲜红色,中央逐渐消退呈淡红色或肤色。红斑范围随真菌繁殖逐渐扩大,相邻皮损可融合成地图状,是真菌沿皮肤边缘扩散的典型表现。2、持续性瘙痒: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阵发性瘙痒,夜间或闷热环境下加重。长期搔抓还会导致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形成慢性皮炎。3、皮肤脱屑:真菌分解皮肤角质层,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生与脱落。脱屑多呈灰白色细小鳞屑,附着于红斑边缘,搔抓时鳞屑如雪花般脱落,暴露下方鲜红色糜烂面,形成特征性活动性边缘。4、水疱或丘疹:病情进展期,红斑表面可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的水疱或丘疹。水疱疱壁薄易破,渗出液干燥后形成黄色结痂,丘疹融合成片可形成环形皮损,中央皮肤趋于正常,形成环中环现象。5、色素沉着:炎症消退期,真皮层黑色素细胞活跃,导致患处皮肤呈深褐色或黑色斑片。色素沉着可持续数月,与正常皮肤形成明显色差,影响皮肤美观,需要通过皮肤代谢逐渐淡化。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明确病原菌类型。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疗程,即使症状消退也应持续用药1-2周。真菌感染有传染性,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防止交叉感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什么是黑素细胞痣
黑素细胞痣是由黑素细胞在皮肤中异常聚集形成的良性肿瘤,俗称痣,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皮肤病变之一,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不同数量的黑素细胞痣。黑素细胞痣的成因与遗传、紫外线暴露及发育异常相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黑素细胞从神经嵴迁移至皮肤,若局部聚集过多则形成痣。根据痣细胞位置可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三类,交界痣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颜色较深。混合痣跨越表皮与真皮。皮内痣完全位于真皮内,多隆起于皮肤表面。临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疹、丘疹,颜色从淡褐色到黑色不等,直径通常小于6毫米,表面光滑或粗糙,部分伴有毛发。平时应该避免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外出时使用防晒霜并佩戴遮阳帽,减少痣细胞受刺激增生的风险,还要避免频繁摩擦或搔抓痣体。若痣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颜色不均、边缘模糊、表面破溃出血或伴瘙痒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皮肤镜检查或活检,排除恶变可能。黑素细胞痣多为良性,但应该关注其动态变化。科学防护与定期自检是预防恶变的关键,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有效保障皮肤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荨麻疹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反应,由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外观上,通常有风团样皮疹、红斑与水肿并存、形态大小不一、分布位置不定、消退后无痕迹、可伴血管性水肿等特点。1、风团样皮疹:荨麻疹的核心特征是风团,表现为局限性皮肤隆起,边缘清晰,周围常伴红晕。是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和血浆外渗,导致局部组织液积聚所致。2、红斑与水肿并存:风团表面通常覆盖鲜红色或淡红色红斑,与周围正常皮肤形成对比。红斑下方伴随真皮层水肿,触诊时有柔软或紧张感,按压可短暂褪色。3、形态大小不一:风团形态可从米粒大小的点状到手掌大小的片状不等,直径通常在0.5-10厘米之间。部分病例可出现环形、地图形或融合成片的特殊形态。4、分布位置不定:皮疹可单发或多发,累及全身任何部位,常见于躯干、四肢和面部。急性期常呈广泛分布,慢性期则多局限于特定区域,夜间加重现象较常见。5、消退后无痕迹:单个风团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皮疹消退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不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但新发皮疹可反复出现。6、可伴血管性水肿:约半数患者合并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的深层肿胀,常见于眼睑、口唇、手足等部位。水肿质地较硬,边界模糊,消退时间较风团更长。荨麻疹的外观有动态性变化,需与药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若皮疹持续超过6周或伴随呼吸困难、腹痛等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及系统评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白癜风有影响吗
白癜风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交产生多方面影响,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干预。白癜风是一种因黑色素细胞破坏导致皮肤色素脱失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瓷白色斑片,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氧化应激及神经精神因素相关。白斑部位皮肤缺乏黑色素保护,对紫外线敏感度增加,易引发日光性皮炎甚至皮肤癌。患者还会因外观改变易导致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青少年患者中约60%出现社交回避行为。患者应该严格防晒,外出时使用SPF50+防晒霜并佩戴遮阳帽,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直射阳光。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护肤品。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铜、锌的食物,如瘦肉、坚果、绿叶蔬菜等。白癜风需通过科学治疗与心理干预实现身心同治。早期规范用药、定期随访监测病情进展,结合社会支持体系,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为什么部分银屑病患者会有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是银屑病引发的关节炎症,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部分银屑病患者会患关节炎,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紊乱、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相关。1、遗传因素:银屑病关节炎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单卵双胞胎同患率显著高于异卵双胞胎,患者一级亲属中银屑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提示遗传易感性在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2、免疫紊乱: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关节滑膜,产生大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直接攻击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导致关节炎症和破坏。3、感染因素: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触发免疫反应,抗原性细菌细胞壁产物激活免疫系统,诱导炎症因子释放,在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中诱发或加重关节炎症。4、环境因素:寒冷、潮湿环境可刺激关节局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关节症状。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吸烟等不良环境暴露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或免疫调节机制参与疾病发生。5、内分泌因素: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如雌激素、孕激素变化可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部分女性患者在妊娠期病情缓解、分娩后复发,提示内分泌环境与疾病活动性存在关联。银屑病关节炎是遗传、免疫、感染、环境及内分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应该重视关节症状监测,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疾病活动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

刘青云
毛囊炎能挤吗
毛囊炎一般不能挤,强行挤压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细菌扩散至深部组织,引发全身性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毛囊炎是毛囊受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形成脓疱。若用手挤压,手部细菌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造成感染扩散。如面部三角区的毛囊炎被挤压后,病菌可能经血管进入颅内,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而且挤压会损伤真皮层,愈合后易形成凹陷性疤痕或色素沉着,影响皮肤美观。日常要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抗菌洗剂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和汗液积聚。清淡饮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多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若出现脓疱,应在医生指导下用消毒针头挑破排脓,切勿自行操作。毛囊炎需以科学护理和规范治疗为主,避免挤压等不当处理。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是预防并发症和促进皮肤修复的关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