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引发的急症,典型表现为痛、呕、胀、闭。判断是否患病可从观察腹痛特点、留意呕吐症状、查看腹胀情况、关注排便排气变化、借助医学检查这几个方面着手。
1、观察腹痛特点:肠梗阻引发的腹痛多呈阵发性绞痛,由梗阻部位以上肠管强烈蠕动导致。疼痛初期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发作时患者常蜷缩身体,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并逐渐加重。
2、留意呕吐症状:呕吐出现时间与梗阻部位密切相关。高位肠梗阻早期即频繁呕吐,内容物多为胃液及胆汁。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能呈粪样,提示肠内容物滞留时间过长。
3、查看腹胀情况: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低位肠梗阻腹胀显著,可累及全腹且触诊有紧绷感。高位肠梗阻腹胀相对较轻,多表现为上腹部胀满。麻痹性肠梗阻则呈现全腹均匀膨胀。
4、关注排便排气变化: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会停止排气排便,但梗阻早期可能仍有少量气体或粪便排出。若患者长期未排气排便,且伴随腹痛腹胀,需高度警惕肠梗阻可能。
5、借助医学检查:腹部X线可见阶梯状液气平面,CT检查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原因,是确诊肠梗阻的重要手段。实验室检查可评估电解质紊乱及感染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早期识别肠梗阻对预防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腹胀或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