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0 0 3184 18
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

脊髓空洞症有什么症状

2025/7/23 17:40     阅读:12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结构的慢性病变,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感觉分离现象、上肢肌肉萎缩无力、下肢运动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性关节病变等。

1、感觉分离现象:脊髓空洞症患者常出现病变区域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深感觉相对保留。这种分离性感觉障碍易导致烫伤或冻伤,患者可能因无法感知温度变化而受伤。

2、上肢肌肉萎缩无力:手部小肌肉如骨间肌、鱼际肌最先受累,表现为手指灵活性下降,握力减弱。病情进展可致上肢整体肌肉萎缩,手臂力量下降,严重影响提重物等动作完成。

3、下肢运动异常:随着病情发展,下肢神经传导功能受损,患者行走时出现双腿发沉、步态不稳,踩棉花感明显。严重者下肢肌肉萎缩,无法完成站立、行走等基本动作。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变累及自主神经中枢时,患者皮肤出现干燥、少汗或无汗,指甲角化过度、变脆易折。部分患者还会合并霍纳综合征,表现为患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等症状。

5、神经性关节病变:关节痛觉消失导致磨损加剧,常见肘关节、肩关节肿胀变形,活动时出现摩擦音而无疼痛感。这种无痛性关节破坏可引发严重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重点监测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症状变化。早期识别症状并采取干预措施,对延缓神经功能损害、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