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一般需要做尿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排查病因,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不同检查侧重不同方面,需结合病情选择。
1、尿常规检查:通过检测尿红细胞数量、形态及是否伴蛋白尿、白细胞,初步判断出血来源,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见异形红细胞比例>80%,伴蛋白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较均一,感染时可见白细胞增多,可快速区分血尿性质,为进一步检查提供方向。
2、影像学检查:包括泌尿系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超声可发现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病变,操作简便无创伤,作为首选;CT对微小结石、肿瘤的分辨率更高,能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或梗阻,适用于超声未明确病因时。
3、内镜检查:膀胱镜和输尿管镜可直接观察尿路黏膜情况,膀胱镜能发现膀胱内炎症、肿瘤、结石等,明确膀胱及尿道出血部位;输尿管镜可深入输尿管和肾盂,排查上尿路出血原因,尤其适用于影像学检查无异常但血尿持续的患者,必要时可取组织活检。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血常规可判断是否贫血及感染;肾功能检查评估肾脏功能,排查肾小球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提示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血尿检查需结合尿常规、影像学、内镜及实验室检查,从初步筛查到精准定位逐步深入。出现血尿后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可明确病因,避免漏诊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