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引发的肾脏疾病,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等。
1、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骤,常由链球菌感染后诱发,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部分患者还会有一过性肾功能异常。该类型多见于儿童,预后通常良好。
2、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迁延超过三个月,病情进展缓慢,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为基本表现。患者肾脏损害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迅猛,数周至数月内出现严重肾功能损伤,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水肿及高血压。肾活检可见大量新月体形成,需及时干预以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4、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为特征,符合三高一低诊断标准。该类型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需通过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5、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仅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该类型病变隐蔽,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警惕病情进展。
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肾活检等检查,明确病理类型及病因。早期诊断与规范管理对延缓肾脏损害进展、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